張明琪傳道主講
金句:啟示錄二:四—五「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,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。所以,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,並要悔改,行起初所行的事。」
讀經:啟示錄二:一—七,歌羅西書三:十四,約翰一書一:九、三:十八,馬太福音廿六:七十五,腓立比書二:十四—十五,啟示錄廿二:一—二。
《啟示錄》主耶穌寫給七個教會的書信,其中第一封就給了以弗所教會,有讚許、責備和勉勵,提醒他們找回離棄的起初之愛。以弗所城是羅馬帝國亞西亞區的商業與宗教中心,以弗所教會則是保羅在第三次宣教佈道時所建立 (主後六十至六十二年)。保羅在此三年多,堅固教會,造就信徒,服事滿有恩膏:在推喇奴學房天天與人辯論,使各地聽聞主道。他的衣物能治病趕鬼。行邪術者見神蹟懼怕而主動燒掉邪書,主道興旺得勝。福音真理影響人心,不買亞底米女神像與神龕。與保羅同工的有:亞居拉與百基拉夫婦、亞波羅、提摩太,就連使徒約翰晚年時也曾牧養過該教會,死後葬於城郊。
一、主耶穌表明自己 (啟示錄二:一)
「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,說:那右手拿著七星、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的,說:」七星指七個教會的使者,七個金燈臺指七間教會。那執掌王權、手握七個教會使者的主基督耶穌,在七個教會中間行走察看。主耶穌是教會的元首,對教會一清二楚,瞭若指掌。
二、主耶穌的稱讚 (啟示錄二:二—三、六)
「我知道你的行為、勞碌、忍耐,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。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,看出他們是假的來。你也能忍耐,曾為我的名勞苦,並不乏倦。…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,就是你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,這也是我所恨惡的。」主耶穌稱讚以弗所教會:⑴熱心服事,他們費心賣力到流汗的地步。⑵為傳福音忍耐付出,他們不畏環境,不惜己身,只為傳道。⑶明辨真假,持守真道,他們拒絕惡人和假使徒,也恨惡神所恨惡的尼哥拉黨,這黨人拜偶像、行邪淫,主張放縱情慾不危害靈性,因神恩典夠用,神恨惡尼哥拉黨以此藉口行惡。
三、主耶穌的責備 (啟示錄二:四)
「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,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。」當初被稱為模範、恩賜全備的以弗所教會,經過三十年卻被主責備,他們是失去起初愛心的教會;雖多有優點,仍美中不足;缺點只一,主也不放過。何謂起初的愛心?指原始的愛、第一個愛、「agape」神無條件的愛,是「起初聖潔、單純、愛神愛人的心」。離棄意「轉身不要」。主耶穌責備他們離棄起初單純愛神的心,等於失去了起初「彼此相愛的心」和「對信仰的熱忱」,因「agape」的愛包含了對神、對弟兄姊妹及對他人的愛。以弗所教會為何失去起初的愛心?⑴過度嚴謹,沒有恩典:為提防惡人、假先知,教會長期查驗會眾的言談舉止,不容軟弱缺失,缺少柔和恩慈。⑵人的愛心,漸漸冷淡:做生意必須加入商會組織,其運作與信主原則相悖,假以時日,弟兄姊妹信心磨損,愛心流失。
四、主耶穌的勸勉 (啟示錄二:五上半段,當做的)
「所以,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,並要悔改,行起初所行的事。」為挽回失去的愛心,主耶穌勸勉以弗所教會應採取下列方法:⑴回想(現在式命令詞),表示要「不斷的追想」,思想過程,找出癥結,回想有愛的時候是什麼樣子?⑵悔改,轉正、跟以前完全相反,不是情緒或感覺決定,不管喜不喜歡,都要去愛並認知神是信實,必赦免人過犯,洗淨人不義。⑶行起初所行的(重來),愛一個人的時候,你會做什麼?試試從外面的行為做起,讓心裡的愛回來。愛要有行動,請重新去做,做起初有愛的時候所做的事。
五、主耶穌告知結果 (啟示錄二:五下半段、七)
⑴不悔改,挪走燈臺:「你若不悔改,我就臨到你那裡,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。」如果神多次提醒,我們仍不悔改,神臨到我們即讓我們直接面對祂的公義審判,不在神憐憫的範圍內了。教會如燈檯,若失去原有的發光作用,放在檯上也無用,意指神可以開啟教會,也能關閉教會。⑵聽從得勝,吃生命樹的果子:「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,凡有耳的,就應當聽!得勝的,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。」現有應許和轉機:人若重拾起初的愛,勝過這個問題,就可以吃天上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。《創世記》記載始祖犯罪離開伊甸園,人類就再也吃不到生命樹的果子,但在啟示錄中又找到了:啟示錄廿二:一—二「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,明亮如水晶,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。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,結十二樣果子,每月都結果子;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。」
結論:大衛鮑森牧師說:「沒有完美的教會,教會如果失去愛,要自己找回來,教會天天說要得勝,得勝的地方不在世界,而是在教會裡面先得勝。」到了第二世紀,安提阿主教伊格納修寫信給以弗所教會,信中再度稱許他們說:「⑴貴會會友忠心,以致敢為耶穌殉道。⑵教會教導正確,會友渴求並堅守真理。⑶眾人皆知,以弗所教會充滿了愛。」感謝主!證明以弗所教會最終得勝,重拾愛心。